查看原文
其他

结果公布!大家最关注的医保热点原来是——

专注深度医改→ 中国医疗保险 2022-12-22


上周,2022年两会圆满闭幕,在一周时间内,全国各地的代表们齐聚北京,围绕当前中国的各个领域建言献策,中国医疗保险(ID:zgylbxzzs)也在此期间围绕医保相关的两会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两会开幕前,我们还特别推出《@所有人 “两会”你关注的医保热点有哪些?》,筛选了10大医保热点话题,了解哪些医保热点受到的关注和期待最多。最终共有1190人次参与了本次投票,选出了他们所关注的医保热点——

回顾今年的两会,李克强总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部分明确了今年的医保工作目标,“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从投票结果来看,排名前三的依次为“更多的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加高效、便捷”“药品、耗材集采进一步降低百姓就医负担”。医保药品目录、异地就医、集中带量采购,这些群众关注的医保热点也与《报告》的重点工作相契合。这正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一、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进入倒计时

 《报告》中明确“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这也预示着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进入倒计时。


在2019版药品目录前,药品种类的15%是地方目录可调整的权限,纳入省级药品目录并按照乙类药品管理,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地方增补目录”。


国家医保局在发布2019版药品目录时明确要求,“各地应严格执行药品目录,不得自行制定目录或用变通的方法增加目录内药品,也不得自行调整目录内药品的限定支付范围。对于原省级药品目录内按规定调增的乙类药品,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


在相关方面的进度安排上,要求重点监控目录药品率先移出医保目录;其余地方增补品种原则上在三年内完成清理,三年清理品种的比例分别为40%、40%、20%。


3年来,在各省市对此项政策的逐步推进下,各省增补药品均得到了相应的调出或消化,一些省份甚至在今年年初就已经完成了全部地方增补药品的调出或消化工作。


需注意的是,《报告》中强调“基本统一”。按照药品目录的制定权限,民族药品、治疗性医院制剂、地方标准的中药饮片三类药品,由各省根据当地的基金负担能力及用药需求,经相应的专家评审程序纳入本省基金支付范围。相应的支付管理办法由省级医疗保障部门自行制定。

因此,对于药品目录,全国统一的药品范围包括西药、中成药及有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目前,2021版药品目录中,共包括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目录统一后,这2860种药品之外的西药、中成药将无法再使用医保基金支付。国家医保局制定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药品目录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每年有哪些新药、好药纳入医保目录值得我们期待。


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规定,省级医保部门应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地方增补消化工作。如今,各省清理最后20%的脚步也已经在前进,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目录也进入倒计时。


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便捷

 《报告》中明确“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而在2021年的《报告》中则表述为“推动基本医保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从两版《报告》的文字差异,我们也能看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所取得的成就。


曾经,医保异地看病难、报销难、结算两边跑的问题困扰大家。2016年两会,首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自此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成为每年《报告》中的保留内容。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持续推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开展,将跨省异地就医从最开始的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逐步扩大到门诊费用和门诊慢特病费用直接结算,并致力于借助信息化建设,提供跨省异地就医线上备案服务。


目前,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地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覆盖了5.27万家定点医疗机构。截至2021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累计直接结算1165.42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2829.20亿元,基金支付1663.06亿元。


在门诊费用方面,稳步扩大覆盖范围,所有统筹地区可以提供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覆盖了12.8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截至2021年,全国门诊费用跨省累计直接结算1251.44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31.28亿元,基金支付17.50亿元。

为减少群众“跑腿垫资”,国家医保局多次简化备案材料、规范备案流程、优化备案渠道,相继推出个人承诺制、代亲属办理等服务,鼓励参保地探索开展“免证明材料、免经办审核、即时开通、即时享受”的自助备案服务,实现异地就医线上备案“跨省通办”。


截至2021年底,所有统筹地区已开通国家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依托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提供快速备案服务。其中17个省份的90个统筹地区开通“即时办理、即时享受”的自助备案服务,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更便捷。


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提速扩面

 《报告》中明确“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这也与年初国常会上要求的“推动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制度化并提速扩面”相一致。


长期以来,我国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严重,常用药价格高达国际主要国家平均价格的2-3倍,与此同时,主流医药企业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近40%。开展药品集采,就是要把药价虚高的水分挤出去,促使药价回归合理水平,降低群众费用负担,使患者用得起药。


从2018年“4+7”试点开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新阶段。目前,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制度已形成了化学药、生物制剂、中成药及高值耗材全方位开展;国家、跨省联盟、省级集采多层次协同推进的格局。


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用市场化机制挤压了医药价格虚高,截至2021年底累计节约医保和患者支出2600多亿元,同时也促进了医药企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提高质量上。


在药品方面,国家已开展了六批带量采购,共采购234种药品,平均降幅53%,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年药品采购总额的30%。2021年,国家开展了胰岛素专项采购,首次将集采从化学药品拓展到生物药领域;中成药也成功实现了省际联盟集采,实现了全方位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改革。

在高值医用耗材方面,国家聚焦在心内科和骨科两个群众最为关注的领域,冠脉支架平均降幅93%,人工髋关节、膝关节平均降价82%。冠脉球囊、人工晶体两个品种也已通过省际联盟集采实现了省份全覆盖,回应群众期待,让患者不必再为高昂的耗材价格而发愁。


在年初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明确推进集采提速扩面。力争到今年年底,通过国家和省际联盟采购,实现平均每个省覆盖350个以上的药品品种,高值医用耗材品种达到5个以上,药品集采在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三大板块全方位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重点聚焦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品种。


此外,《“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了集采制度的发展目标,国家将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成为公立医疗机构医药采购的主导模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参与集中带量采购。未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集中带量采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医保高质量发展。


虽然两会已经闭幕,不过对于今年由各位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提交的提案来说,它们的“两会旅程”才刚刚开始。大家对于医保的合理期盼,也将同代表委员的提案一起,成为医保部门开展工作的重点,接续解决群众医保“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 | 晨露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编辑 | 符媚茹 张雯卿

热点文章

• 医保高质量发展需守牢“保基本”“可持续”底线

• DIP付费时代来临 让百姓感受到医保改革红利

• 郑杰:DRG改革后市场反应激烈,说明改革改对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